图为张旭林在介绍玉米品种。文进 摄
环渤海新闻网消息(记者 杨文进)“党的二十大报告给我们农民增强了信心和干劲,我们要共同努力,让农业更强,农民更富。”丰润区新军屯镇新军屯村60岁的种粮大户张旭林,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激动不已。
张旭林从钢铁企业“华丽转身”进入农业领域,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。近年来,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,他不断拓宽发展领域,效益连年递增,成为当地年轻人追捧的榜样。
记者见到张旭林时,他正在玉米地里指挥大型收割机作业。机器收割的间隙,张旭林查看玉米长势时介绍:“这个品种叫‘新单58’,河南新乡的,密度可达到6000棵,抗倒伏,干物质出渣率特别高,颗粒饱满。”收获的季节,对于农民来说既喜悦又艰辛。张旭林前几天刚刚把种植的生姜收完了,当天开始收玉米。连续五六天,他都是早晨5点多起床,在庄稼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,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。
上世纪90年代,张旭林曾从事钢铁行业。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,他敏锐地感到这个行业将风光不再,于是把目光瞄准了家乡的农业生产。2011年,张旭林到村委会担任副书记。依托党的富民政策,他经过观察、走访,认识到当地农民的种植结构太传统,想成方连片发展农业,把成本降下去。2015年,他承包了50多亩土地。
因为技术手段的差别,当地农民一亩地的收益相差近500元。张旭林认为不论干什么事,必须以技术为先导。他拜访了青岛农大的张立宁教授和山东农大的徐坤教授,引进先进技术、示范品种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隔行如隔山,以前在钢铁行业摸爬滚打的张旭林,逐步在种子选择、行距、株距等方面抛洒汗水、虚心求教、先行先试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种出的小麦、玉米亩产分别达到700公斤、800公斤,成为当地的冠军产量。
为了带领农民共同致富,他在2016年成立了旭通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,注册了“旭通源”商标,吸引了很多农民投身其中。2017年开始,他把目光瞄向了经济作物,开始种植烟薯、高油酸花生、土豆、生姜等。如今,他的种植面积接近1000亩。
在张旭林的带动下,村里一些在外经商的年轻人也纷纷转型做农业,经常在技术、对接职能部门、相关政策等方面向张旭林寻求帮助。为了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,他每年都要聘请中国农科院及江苏、山东等地专家来到合作社,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农业及粮食等问题的关注,让张旭林倍受鼓舞。作为种粮大户,他深知农业要做大做强,必须了解党的政策。他在抓紧抢收粮食的同时,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,决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